「你有在記帳嗎?」這是我在聽完一個人的理財問題後,通常會拋給對方的關鍵問句。不過坦白說,在問這句話之前我可是要先做足心理準備,因為通常對方會一時搭不上話,對談的氣氛也會陷入幾秒鐘的窒息;如果是透過 Email...
年輕時很難想像,年紀大了雖然還能行動卻需要隨時有人照護的情況,大多數人也無法預測,自己是不是下一個需要長期看護的人。透過照護實例,每個人都可以及早體會未雨綢繆的重要。
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結束,戰後嬰兒潮湧現,每年的新生兒都超過二十五萬人,而且連續二十年每年都創新高。一轉眼,六十年過去,嬰兒潮變成銀髮族,也開始陸續退出就業市場。過去這群嬰兒潮創造財富、累積財富,有能力置產、送子女出國留學……
現在健康退化、體力大不如前,甚至在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,在他們身邊的不一定是子女,反而是他們亟需有人照顧的銀髮父母。
投入安養、長期照護十七年的台北市至善老人安養護中心主任鍾美蘭說,安養護機構收住的對象為六
因應長期照護,絕對需要提前準備。世界衛生組織推估,長期照護潛在需求為7到9年,起碼要準備504萬元才夠,還不包括醫療及清潔費用。...
擁有第一桶金的念頭,迷人;尤其是想到一旦達成,個人財富等於是進入不同階段,累積財富的速度更是升級為快速版本,偶爾吃頓大餐或買個高檔物品犒賞自己都不為過。各種財務美好人生,以及擁有財務自由的小劇場都會不斷在腦中上演,讓人更期待實現的那天。
然而,存到第一桶金真的那麼好嗎?因為我有經驗,所以我想跟你分享達成第一桶金的心得,在此正式的跟你說:
沒錯!擁有那第一桶金真是非常的好。
因為目標金額很清楚,而且普世都有共識,所以達成時會感受一種努力得來的成就感,稍不注意走路都有風!而且擁有第一桶金後,你會明顯感受到資產收益帶來的好處;如果以存到100萬來說,達成後每年就有機會延伸生中6萬元現金流收益,等於
「薪水太少了,很難存到錢。」
說這句話的是我一位高中同學,
那天我們約在台北車站附近聊天。
他在科技業上班,年薪剛破百,
我心裡想著:你這樣都存不到錢,那22K的人情何以堪。
看到他肩上揹著名牌包,手裡拿著哀鳳和星巴克,
存不到錢的原因應該很明顯了。
「你覺得正常人一年在飲料錢上應該花多少?」我問
「幾千元吧,最多5千?」
「如果你不喝星巴克,一年可以存下多少錢?」
「我也沒有每天喝...厄,大概要 2萬元...」
工程師對數字很敏感,他馬上就算出來。
其實,
很多人薪水不夠用、存不到錢,
背後的真相是「沒有正確方式計算收支」!
一杯飲料是...
把握存錢理財的「黃金 10年」做好 3 個致富準備!
讓 1 萬變成 1200萬...